骑车出门难存,回家也无处放。咱们小区地下停车场只要机动车位,却没有自行车的一席之地。小区建得很“生态”,小桥流水,亭廊弯曲,绿洲盘绕,唯一没有公共自行车棚。
骑自行车去万达购物,因为轿车入了地下停车场,偌大的广场很空阔。但骑车围着广场转了几圈,没找到当地存车,只得放在西面商铺门前,大老远地再返回来。近几年,骑车去商城购物,自行车越来越难寄存,商城广场一般都是收费的机动车停车场,最多在马路边的便道辟出一隅放自行车,顶峰时“车位”也吃紧。公共场所的自行车寄存处渐渐的变少,存车难让骑车上街的人备感为难,安全感顿失。自行车尽管不贵,可丢了也很不便当。
骑车出门难存,回家也无处放。咱们小区地下停车场只要机动车位,却没有自行车的一席之地。小区建得很“生态”,小桥流水,亭廊弯曲,绿洲盘绕,唯一没有公共自行车棚。小区地下室不够用,听说最初规划时,10楼以下没配地下室。有的地下室很小,空间严重放不开自行车,何况地下室进出颇费周折,放车很不便当,咱们也不习惯放在地下室。无处安身的自行车,在小区里处处“漂泊”。亭子里、回廊下、假山旁等,都成了自行车的栖身之处,焚琴煮鹤,更不安全,丢车事情时有发生。自行车已然客观存在,为啥不规划存车之处呢?
不肯让自行车在外“风餐露宿”的人,就把车子推入楼道,可这难免侵占了楼里公共空间,阻塞安全通道,危险颇多。每天上下班顶峰时,推自行车上下电梯,更加重了用梯严重态势。楼道里的自行车影响收支,放气、拆件等歹意事情时有发生,引发了不少邻里对立。帅哥美人们骑的时髦车、越野车,爽性推动家门,登堂入室的自行车,也为家中平添一景吧。
跟着轿车走进千家万户,自行车是否已成昨日黄花,退出了干流交通工具?未必尽然。迟早上下班时,马路上自行车虽不再鹤立鸡群,数量也不行小觑,特别是电瓶车仍然受工薪层喜爱,数量比年上升。
固然,不少兴旺国家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更小,乃至没有自行车通行的慢车道。但他们人口密度小,交通兴旺,自行车健身是干流,很少用做交通工具。咱们有自己的国情,从各方面讲,应该给自行车供给更多的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