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造成15人遇难,令人痛心,经初步分析,火灾为事发小区住宅楼地面架空层停放电瓶车处起火引发。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导致的悲剧再一次发生,引起大家关注。
2月24日下午,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探访了省城多个居住小区,发现部分小区存在电瓶车乱停放、私拉电线充电等安全风险隐患问题。
2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繁华大道上的文一名门绿洲小区,该小区公共区域内设置着多处电瓶车棚,但是乱停乱放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
记者发现,虽然单元门玻璃上张贴着“单元门口禁止停放电瓶车”的提醒标识,但该提醒遭到了一些居民的无视,单元楼门口仍然到处停放着电瓶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小区高层23栋楼下,有一个空间较大的架空层,记者看到,该架空层内停满了各式电瓶车,粗略估计电瓶车有上百辆,稍有空间的地方都被塞进了电瓶车,甚至连中间的过道也被电瓶车占据。
“这本来是架空层,现在停满了电瓶车,这么多电动自行车就在我们这栋楼的正楼下,安全风险隐患太大了。我们也向物业公司以及有关部门反映了,但是始终没得到解决。”楼下一居民担忧称,架空层内的电瓶车让她惴惴不安,“要是有电瓶车起火了,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居民反映的架空层停放电瓶车一事,记者随后来到了小区物业服务中心,一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停车棚不够,而小区内电瓶车数量多,车主看着有空地就停放,“是车主要停放的,我们也正在管理。”
本报融媒体曾经报道过发生在合肥航空新城小区的惊险一幕,2021年5月10日晚,合肥航空新城小区C5号楼一货运电梯内,有一位业主骑电瓶车上了电梯,随后电梯下到负一层。这时,另一名业主将电瓶车锂电池拎上电梯。很快电池冒出浓烟,喷出火光,大火几秒钟时间就吞噬了整个电梯。所幸,电梯门很快打开了,拎电池的人以及骑电瓶车的人很快逃出电梯。据了解,爆燃电池当时已经充满电,业主要把它带回家。
此事中两位居民死里逃生,令小区居民感到后怕。社区物业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将加强对电瓶车及电瓶进楼的管理与宣传。
时隔两年多,2月24日下午,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再次来到该小区,发现事发的C5栋单元楼道内停满了几十辆电瓶车,楼道内的一些“禁止停车”的标识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停放的电瓶车甚至包围了楼内的奶报箱,也挤占了原本的通行空间。
记者进入楼内发现,楼上有一户将一辆小型电瓶车停放在公共楼道内,留下了安全风险隐患。而在该小区C4栋,楼下单元楼道内同样挤满了居民停放的电瓶车。
2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休宁路上的绿怡居小区,该小区是一回迁小区,小区内设置了众多公共充电桩。然而,记者随机走访几栋发现,公共充电桩使用率却不高,将车停放在公共充电桩充电的寥寥无几。
在绿怡居东区6栋楼下,一辆停放在单元楼道内的电瓶车正在充电,一根电线从空中垂直而下,插线板放在坐椅上供充电使用。而这辆电动自行车一步之遥的地方就是公共充电桩。
该小区内随处可见从高空垂下来的充电线,有的插座拖在地上,有的拖在坐椅上,有的插座上面甚至沾满了湿漉漉的白雪依然还在充电,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电动自行车乱摆乱放、充电不规范如果再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比较有效措施,由此引发的问题还会发生。”安徽省物协业主事务工作委员会主任、社区问题专家凌德庆表示,电瓶车停放、充电是现实需求,电瓶车停充难安全风险隐患大,应引起足够重视。“小区建设时非机动车停放、充电车位规划不足,是导致问题的最终的原因之一。”凌德庆表示,目前新建小区机动车停车位配比国家地方有强制标准,但非机动车停车位不少小区建设时就没有规划,或规划不足、设施不到位。
另外,一些小区居民安全意识不强,图方便,社区物业管理不到位等等,也导致问题逐渐积累,越来越难解决。
“小区电瓶车规范管理关系千家万户,是民生问题。解决需要各方一起努力,形成合力。”凌德庆表示,政府部门应加强规划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和日常监管,推动小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及老旧小区改造,从源头促进问题解决。广大业主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也应热情参加自治。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 文/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